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十一个部门联合提出《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等关于开展工程建设招标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的通知》。
通知中主要对招标投标领域的问题做出分析,并提出了治理方案,重点治理内容聚焦2023年1月1日以来启动实施的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
其中,通知中第三条重点问题为:
(三)招标投标交易服务供给不足。
一是推进CA数字证书兼容互认进度缓慢,尚未实现省级行政区域内兼容互认。
二是强制要求投标人、中标人交纳现金保证金。
三是招标人或有关服务机构不按照法律规定、招标文件和合同中明确约定的方式和期限退还保证金。
四是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未向招标投标行政监督部门推送或提供行政监管所需要的交易数据和信息。
可以看出,保证金机制导致了大量现金积压,使企业发展速度受到制约。同时容易引发资金挪用、违规获利等问题。传统的保证金机制已经逐渐落伍,不能满足新时代企业的发展需求。因此保函开始对招投标领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仅需要购买保函,便可以免于缴纳保证金,以此避免保证金滞压,增加更多的受让方入场,大幅提升交增值率。而电子保函则是保单电子化,相比之下,电子保函全程电子留痕,更容易查验真伪,并且电子保函全程线上化,购买更方便,降低了时间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