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闭
鼎函
发布于 2025-03-04 / 8 阅读

北京加速布局具身智能与未来产业


北京近期在人工智能和具身智能领域的投资布局,展现了其在未来产业竞争中的雄心壮志。通过设立总规模1000亿元的政府投资基金,并计划到2027年培育50家核心企业和千亿级产业集群,北京正在加速推动具身智能技术的创新与产业化。

1. 政府投资基金的支持

  •  1000亿元政府投资基金:这笔资金将重点支持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未来产业领域,旨在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关键技术的攻关和产业化项目。这一举措不仅为初创企业提供了资金支持,还通过国家基金与市区两级基金的联动,进一步放大了资金的杠杆效应。

  • 专项支持措施:北京市还计划通过固定资产投资支持具身智能技术的创新、数据突破和应用示范,单个项目的支持金额最高可达1亿元。这种高额的资金支持将极大推动具身智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2. 具身智能的发展目标

  • 技术突破:到2027年,北京计划突破百余项具身智能关键技术,产出不少于10项国际领先的软硬件产品。这意味着北京将在全球具身智能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 产业集群:北京计划培育不少于50家核心企业,并在三大场景中实现不少于100项规模化应用,最终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这将为北京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产业集聚效应。

3. 创投生态的繁荣

  • 创投基金的扩容:北京海淀区、亦庄、顺义等地的政府投资基金不断扩容,规模已达数百亿元。这些基金聚焦于人工智能、医药健康、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等前沿领域,推动了北京创投生态的繁荣。

  • 千亿级母基金增资:北京市政府投资引导基金的出资额从1000亿元增至2500亿元,显示出北京在创投领域的强大底气。这一增资将进一步推动北京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中的布局。

4. 北京的产业优势

  • 企业数量与规模:北京目前拥有约2400家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占全国的四成,其中独角兽企业36家,占全国超半数。2024年,北京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突破3000亿元,提前完成了三年发展目标。

  •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长:2024年,北京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超过三成和四成,增速显著。专精特新企业的数量和质量也位居全国前列,进一步巩固了北京在全国的产业领先地位。

5. 未来产业的布局

  • 未来产业的培育:北京正在积极布局未来产业,重点培育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生物制造、新材料等20个未来产业。这些产业的培育将为北京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并提升其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话语权。

6. 全国创投领头羊

  • 募资与投资规模:2024年,北京的募资规模达到1892.79亿元,位居全国首位;投资金额达到1042.72亿元,位居全国第二。这显示出北京在创投领域的强大吸引力。

  • 产业集聚效应:创投的繁荣直接带动了产业的集聚,北京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中的表现尤为突出,进一步巩固了其作为全国创投和产业领头羊的地位。

北京通过大手笔的政府投资基金、明确的产业发展目标以及繁荣的创投生态,正在加速推动具身智能和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的发展。到2027年,北京有望在具身智能领域实现技术突破、产业集聚和经济腾飞,成为全球具身智能技术的重要创新中心和产业高地。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为北京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也为全国其他城市在新兴产业竞赛中树立了标杆。